每个人从小到大心中都有梦想,那么,什么是梦想呢?夸父逐日,追求的是光明的梦;嫦娥奔月,追求的是飞天的梦;愚公移山,追求的是人定胜天的梦。梦来源于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,梦是我们对于未来生活的展望,更是我们灵魂深处的栖息地。
在我小的时候,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能够帮助他人的人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的梦想也不断的成长起来。考上大学后,在报志愿的那一刻,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法学,因为我梦想自己成为公平正义的守望者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通过我不懈的努力,我如愿成为了鹰潭市月湖区人民检察院的一名干警,走上了我的梦想舞台。
记得曾经在一个乡镇中学上过一堂法治课,课间我问同学们有谁的父母在外务工,结果大半的孩子都举起了自己的小手。在城镇化的背景下,这个结果其实在我的意料之中,但存在如此高比例的留守儿童,还是让我感到莫大的震惊和忧虑。突然,我想起了一个叫《爸爸去哪儿》的娱乐节目,当节目中的小孩期待着爸爸带他们去哪儿时,殊不知还有着千千万万的留守儿童,甚至不知道爸爸此时在哪儿。还有一次,我与一名未成年犯谈话时问到,为什么你会在初一时就选择了辍学,他无奈地答道“我的成绩不好,老师就把我赶到教室后排,后来又让我站着听课,不得已我离开了学校。”也许他的诉说有些夸张和片面,但我觉得,一名十多岁的孩子犯再大的错误,也不应该用如此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他,要知道年幼的他们,迈出学门后,面对的将是怎样一个未知和残酷的世界!
作为一名普通的未检工作者,我无法赋予这些失足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,也无力将他们送进美丽圣洁的象牙塔,但我能做些什么呢?试想,面对一个已经失去家庭关爱和求学之路的少年,我们能做的,难道只是无情地将他抛向冰冷的监狱?有一天,迷茫的我终于在同事的一个小小的举动中找到了答案。
那是一个深秋时节,看守所显得格外清冷,讯问室的门打开时,一个身材瘦削冻得瑟瑟发抖的小男孩,出现在我和我的同事眼前,谈话中我们了解到,他来自贵州山区,从小母亲便离开了一贫如洗的家,父亲正在服刑,只有年老体弱的奶奶将他拉扯长大。提审完我和同事拖着沉重的心情走出看守所的大门,在门口一言不发的同事终于开口了:“你看他的脚都冻得发紫了,我们去给他买双袜子吧。”几分钟后,同事将一双厚厚的棉袜递到男孩手中,我们没有听到他发自肺腑的感谢,也没有听到他信誓旦旦的承诺,但从他微颤的双手,和夺眶而出的热泪中,我知道,在离家千万里的异地,一个陌生的阿姨让他重新感受到温暖,而我坚信,有温暖的地方罪恶将无处藏身。
在梦想的舞台的上,我才刚刚拉开序幕,在未来的工作中,我会更努力地向身边优秀的检察官学习,并努力演好自己的人生剧。空谈误国、实干兴邦,梦想需要在实践中实现,我将为我的检察梦、法治梦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。